2020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悄悄溜走了,这一年的开启带给我们这一代人很多记忆点。
空荡荡的大街上汽车、行人少之又少,也是在这一年里,我对口罩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2003年非典那年,我10岁,还在村里念小学,对非典没有太多的印象,只知道发生过非典,具体什么表现内容一概不知。
2020年伊始,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2003年的非典被拿出来对比,这才对当年非典有了更多的认识。
今年回老家过年,是回家最晚的一次,也是离开家最早的一次,整个往返包括在家里待得时间在一起,不足七天。
口罩也一夜之间成为大家争相哄抢的物品,返蓉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因为买不到口罩天天慌得不行。
后来,口罩慌的现状逐渐被解决,现在也挺充足,但价格仍旧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就连粮油米面的价格也是如此。
以前总觉得,自己多加班,多赚些钱,多攒些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今年,看多了病痛和生离死别,才发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个大up主关于武汉的纪录片,很多人的家庭因为疫情变得不再完整,很多慢性病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离世,让我对身边的亲人多了一份说不出的感觉。
不知道你是否有发现,现在很多疾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了,之前还能拿年轻当作自己「作死」的理由与接口,现如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那么多前车之鉴,都在提醒我们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养生就是防患于未然。
身边的一个男孩儿,觉得自己睡觉那么多没什么用,于是就开始了凌晨三点才入睡,早上七点多起床上班的作死式作息,这样断断续续的过了一两年左右的时间。
最终在一个国庆节期间,男孩儿感冒了,这个感冒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没好,这时男孩儿慌张地发现,自己的双手无力,连杯水都不能喝到嘴巴里。于是男孩儿开始慌了,跑了很多家医院,最终在南山医院确诊了,格林巴利综合症。
同病房的病友们,全是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唯独男孩儿显得格格不入,那年他才23岁。
在医院里的护士们照顾下,第十六天,如厕后,男孩儿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可以轻微的拧动门把手了,男孩心里无比开心,在这一刻之前,医生护士每天在自己的手臂上扎了无数针,双手愣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三天后,男孩儿出院了,这次男孩儿谨遵医嘱规规矩矩吃药,上班的作息时间也从原来的凌晨三点入睡改到了晚上十点半左右入睡,后面复查了三次,男孩儿重新拥抱了健康。
9月份的体检报告,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一份沉甸甸的体检报告,让我了解到自己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需要调整的地方,也更加坚定了每年都要带着父母去体检的想法。
你今年有去体检吗?每一年都会去体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