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科生活记录【2】
1000 ·
0 ·
2021-01-06 08:03:22
最新编辑原因:

那一次无比轻松的走出初中的校园,大概也是我现存的记忆里,学校改造之前最后一次去学校了。

 

开学前两天,在老妈的陪同下,我们一起到了舅舅家居住的地方,毕竟是初中升高中,老妈帮我置办了两套衣服,也从家里带了些生活必需品。

 

开学的日期,如约而至,找到我所在的寝室,老妈、舅舅、舅妈、姨妈和我一起带着我的被褥到了寝室,舅舅还亲手帮我铺好床铺。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诺大的校园里,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同学,心里面不免会产生一种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心里。

 

那时自己的听力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除此之外,两地方言、口音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第一次走进教室,班主任点名,点到我的名字我竟然倏忽一下站了起来,当时很不可思议,我的名字居然会是这样的声调念出来。

 

整个高一,我只和当时第一次走进教室,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女生讲话。既然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那就将自己置身于知识的海洋吧。

 

于是我开始了四点一线的生活:教室、寝室、食堂、洗手间,早自习的时候,会努力做到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后,因为担心锁不好门,会赶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之前离开教室,回到宿舍洗漱后,我还会带着课本到宿舍楼下的路灯下,进行背诵。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为我这般刻苦努力所打动,但其实不然,我的英语最差,但我并不会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心里面默认英语之于自己的距离很远,是自己无法企及的,与其望其项背,那就果断放弃,从而选择曲线救国吧。

 

每一门课程上课前,我都会将上一节老师所讲内容复习一遍,然后将新课程预习一遍,以至于在化学课上,我叽里呱啦一通,被老师下了封口令。记得在一次化学课上,我回答的太积极了,化学老师直接对我说,你不要说了,让我说。但当时的我也只是难受了一小会儿,而后就烟消云散了。

 

原本在初中时,我对历史这门课程并不感冒,直到初三一次历史课上,老师提问我的同桌,同桌向我发出支援的信号,我当然会慷慨相助呀,而后老师喊同桌坐下,转而提问我,我当然毫无疑问的答不上来,老师笑着说:你自己都不会,你还给别人指手画脚呢。

 

这句话深深的激发了我的本能,你越是觉得我不行,我越是要证明给你看,我是可以的。而后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全都会了,我当然是没有那种主角光环的人啦,只是我会拿出很多花费在玩闹上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历史,好像没几个月,我的历史成绩就开始频频上榜,对历史课程中,老师讲授的一些事件、小插曲等等,感兴趣的不行不行的,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喜欢上历史了,这个习惯竟然被我带到了高中。

 

在高一时,那会儿的历史课老师,是一位与妈妈年纪相仿的女老师,但她讲课过程中,会让人感觉到一些些清高、傲气之类的,对历史老师的好感直线上升,要从一次自习课说起。

 

对于自己有疑惑的题目,我会在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向老师请教,不记得题目是什么了,只是很清楚的记得老师说了一句话:我们大汉民族,怎么怎么样的,然后我轻声说道,老师我不是汉族,我是回族。历史课老师竟然没有端任何架子,立即对我说道: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的民族。

 

这个小插曲,让我对这位历史老师的好感度,一路飙升。也就有了高一下学期分科那会儿,历史老师对我推心置腹的那段话。

 

 


本作品系原创,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4.0 国际》许可协议.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upupor.com/u/21010607377219451904 复制

无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