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朋友圈的时候会屏蔽你好友列表的哪些人?父母?同事?领导?
大概我不管发什么朋友圈都会将自己的父母及其相关的亲朋好友(尤其喜欢大嘴巴的亲戚)屏蔽掉。
之所以会有这个习惯大概是因为之前有次在朋友圈发了自己的照片(那会儿蛮喜欢发自拍照的,中二时期),被自己的父母责问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自此之后不管再发什么朋友圈我都会将自己的父母屏蔽。
并不是因为我的父母有多么关心、担忧我,反倒是因为觉得父母管控的太多了。即便是点了一份外卖,也不会向别人家的父母那样子换来父母的心疼与关爱,反而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
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你每天多晚才到家,有没有时间自己去煮饭,能不能睡的香香的,只会不分场合,不管任何理由的对我进行指责。
对待父母,报喜不报忧大概成为了每个人心照不宣的约定,想说的话有很多,到了嘴边,却变成了:没事儿,我挺好的等等之类的话。
其实对于今年疫情大环境下,不能回家过年,内心蛮对不起父母的,但是去年春节期间我的父亲把我逼到卧室里,喊我把自己一年来的积蓄上缴,当时已经很晚了,我都吓哭了,仍旧无济于事,而且我房间的房门,我的父母都是任意、随便打开的,虽然后来睡觉前我都会将房门反锁,但这仍旧阻挡不了,依旧会每天一大早敲门......
幸而在我因为委屈或是难过所淹没的时候,杨先生总能陪在我身边,给予我一个温暖的拥抱,轻声对我说:佳佳,没关系,你可以放心告诉我。
就这样,难以平复的心情,竟然会在一瞬间缓和很多。
可能是自己现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为自己做打算,很多事情在父母眼里像是六亲不认的样子,但我只是想遵从自己的内心,认认真真的活一次,而不是成为某某某的附属品。
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那就请你一定要记得,还有一个我,很乐意去倾听你的诉说的。
朋友墨鱼说自己不管发什么朋友圈都要屏蔽掉爸妈。
他说这个习惯大概是从有一次他在朋友圈自嘲自己的体检报告被爸妈问道“为什么每天非要吃外卖,为什么不自己做饭?”之后开始形成的。
他说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他每天晚上多晚才能到家,以及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为第二天吃什么做准备,只会对他不论缘由、居高临下地提出各种质问。
就像墨鱼发朋友圈选中对爸妈不可见那样,很多时候,我们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也放置了一个大型的筛子。
筛掉了我们的委屈和脆弱,漏下去的只有“没事”、“我挺好的”。
我知道,说这么多,那些忽视和不在意并不会因此发生转变,但我还是希望每一个被委屈和难过淹没的你,身边总能有人告诉你:
“没关系,你可以放心告诉我。”
至少,我们可以先试着让自己成为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