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自我改变这件事情上,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说的道理我都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口中的道理并不是我想听的,也与我无关。无非是因为我们所说的道理,不能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抑或是情感认同罢了。
中断打卡的这些天里,我彻彻底底的领悟到了,什么叫做「越是自责,越是放纵。」这也许和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环境有关,总是习惯用焦虑、恐惧的方式来敦促自己改变。比如:在我们念书的时候,当考试成绩下滑时,老师会当众点名批评你;上班时,公司里采取末位淘汰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利用恐惧的心理让我们听话,努力工作。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每在你面临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两个自己:一个堕落,另一个上进。而上进的自我会选择一定的时机来责备堕落的自我,而堕落的自我常常觉得自己无地自容,觉得自己确实不该,进而我们的焦虑和内疚的情绪就因此而产生了。
就连大街上的减肥广告都是:对自己狠一点。一些所谓的成功学的宣传也是如此。
为什么自责和内疚并不能长期的来推动我们进行改变呢,无非是因为很多我们想要改变的方式方法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自责而产生的。
之所以这么说呢,因为前段时间,我内心越是自责越是挣扎,却越是放纵自己,因为自己产生拖延的问题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无形之中的压力和焦虑而产生的。进而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一种从放纵到自责,然后是无尽的自责到更深程度的放纵这个恶性循环之中了。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香烟的包装盒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吸烟有害健康。甚至很多公益广告也都在向我们宣传着吸烟有害健康的事实,更有甚者许多人的身边都有着鲜活的的例子,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为所动,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们不想改变吗,并不是。只是因为他们抽烟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抽烟是自己的一种放轻松的方式,无关其他。所以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虽然看过很多,也了解很多,但依旧还是选择继续抽烟的原因。
虽然自责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我们进行改变,比如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等,但这种消极的情绪并不能真正的促成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漫长而遥远的生活进行改变。